表皮层
表皮含有 20-30% 的水份和 5-7% 的脂肪。它主要有三种型态的细胞组合,分别为角质细胞 (Keratinocytes)、黑色素细胞 (Melanocytes)及兰格汗氏细胞 (Langerhans cells)。
角质细胞的成长周期
角质细胞是形成表皮层,及在此进行代谢作用的主要细胞,占表皮细胞数量互 80-90%,它们在表皮的最底层经过分裂而形成,然后向上移离,在这过程中它们会成长,继而死亡,在皮肤的最外层形成角质死皮层 (Stratum Corneum),最终脱落。这个过程正常是有节奏地进行的,新生的角质细胞会替代死去脱落的细胞,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四十天,这个时间表为之角质细胞的成长周期,对皮肤的健康尤其重要。衰老的皮肤有较慢的成长周期,因而形成过厚和粗糙的形态。
有效的护肤系列把这个周期正常化,制造较薄和柔软的角质死皮层。
角质细胞向上移动及成长时,有不同的型态,在显微镜下大致可分为五层:
- 基底层 (Basal Cell Layer)
- 棘状层 (Stratum Spinosum)
- 粒状层 (Stratum Granulosum)
- 透明层 (Stratum Lucidum)
-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角质层
角质层由多层已经变得似板状的角质细胞一排排重叠形成,通常老年人有较厚的角质层,约17层,年轻人约12 层,越近表面越呈枯干状态,过厚的会使皮肤看来暗哑无光,一些护肤品可以令这个角质层回复较薄的状态,增加皮肤的光泽。
枯死了的角质细胞形成角质蛋白(Keratin),抵御磨擦之伤害。表皮层细胞间有一种脂肪质 (Intercellular Lipid),透过角质蛋白被有规律地传送到皮肤表面,它使表皮细胞与细胞间互相紧密排列,发挥阻碍性能,防止水份蒸发流失,这些脂肪质的多与少将影响角质层的含水程度,和美观感觉。
另一个影响角质层含水量的因素为天然保湿因子 (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有吸水的水合能力。
皮肤衰老时这两种因素都同时减少,阻碍和水合性能都降低,令角质层含水量减少。研究显示,表皮与真皮的含水量,出生时约为 75%,儿童时约为70%,成年人只有64%。
黑色素细胞的联系
黑色素细胞散播及夹杂在角质细胞当中,主要集中在基底层,在表皮与真皮的接合处。细胞内有为黑色体 (Melanosomes) 的器官,生产黑色素 (Melanin)。黑色素会经过联系被传送至附近的角质细胞,保护角质细胞的基因受紫外光的破坏,亦吸收及过滤紫外光,使之不能渗透到较深的皮层进行破坏。当遇到紫外光刺激,它的生长会急速增加,产生更多的黑色素,使肤色明显变黑。
在不同种族的人当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其实都是一样的,决定肤色的是黑色素的份量。黑人的黑色体较大和密,而黑色素又较多,相反白人的黑色体又细又疏,黑色素较少。
当黑色素细胞的功能失调时,就会形成许多色素增生或不均的问题。阳光、皮肤发炎、荷尔蒙改变等、都会扰乱黑色素细胞的反应。有效改善色斑的护肤品,能在细胞层面减少黑色素的制造。
皮肤敏感的源头
兰格汗氏细胞在皮肤之免疫反应中,担当警卫的角色,它们会察觉抗原(即是被视为需用排斥的物质) (Antigen)的存在,然后交给淋巴组织细胞,由淋巴组织细胞发动排斥的反应,这亦是我们所认识的接触性皮肤敏感。
关于医学成份解构
外用的配方能在一起应用的情况下,改善皮肤细胞的功能及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产生健康美丽的肌肤,自我更新,修补损伤,及维持天然的滋润。
预防胜于治疗,这概念在其他的医学科目上越来越被重视,皮肤也一样,从前是着重于去医治某皮肤病,而忽略治疗后的护理,更忽略对没有特定皮肤病,只是衰老皮肤的功能性护理,新的概念就是要用不同的步骤去收复及维持肌肤的健康,防止多种的肌肤问题。
现时很多的皮肤治疗系列都采用医生处方的维他命A 酸,维他命 C 及果酸等,声称有抗衰老美白功能,除了脸部外,亦可用于身体其它部位,和针对不同的问题。
护肤成份词汇
注:由于化学成份的种类多不胜数,不能在此尽录,有些亦没有中文译名,但这里己尽量包含常见的成份以供参考。
| Ingredients | 成份 | 功用 |
| A | ||
| Alfalfa Oil | 紫花苜蓿油 | 用于防晒品,防止皮肤晒后发红 |
| Alkyl Benzoate | 烃基安息香酸盐 | 润肤成份 |
| Allantoin | 尿膜素 | 舒缓成份 |
| Aloe Vera | 芦荟 | 保湿、溶解角质、修复受损细胞及伤口 |
| A|pha Lipoic Acid | 脂肪酸 | 抗氧化成份 |
| A|pha Tocopherol | 维他命E | 抗氧化作用 |
| Aluminum Chlorohydrate | 铝盐 | 吸收水份令皮肤干爽,抑制腋臭 |
| Apricot Kernel Oil | 杏核油 | 含油酸、亚麻仁油酸及维他命A、E。柔润皮肤及保持弹性 |
| Arbutin | 熊果素 | 在皮肤上水解产生对苯二酚,阻碍黑色素形成,达致美白效果 |
| Avocado Oil | 酪梨油 | 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固醇、维他命A、E。柔润皮肤及保持弹性 |
| Azelaic Acid | 壬二酸 | 抑制黑色素形成,淡化色斑,亦可抗菌消炎,有助医治暗疮 |
| B | ||
| Babassuamidopropylamine Bee Wax | 蜜蜡 | 泡沫增强剂 |
| Bentonite | 天然泥土 | 增加皮肤的柔软性及弹性;对护肤品有抗菌、抗霉能力;浓度增强剂 |
| Benzalkonium Chloride | 氯化铵 | 抗菌及防腐作用 |
| Benzophenone | 二苯甲酮 |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是 UVA,为防晒成份,可能引致敏感 |
| Benzyl Alcohol | 笨甲醇 | 抗菌及防腐作用 |
| Benzoyl Peroxide | 过氧化笨酰 | 抗菌及防腐作用 |
| Borage Oil | 琉璃苣油 | 含大量亚麻仁油酸,减轻皮肤粗糙及保湿紫外线吸收剂,为防晒成份 |
|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 Butylparaben |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 防腐剂 |
| C | ||
| Candelilla Wax | 堪地里蜡 | 浓度增强剂 |
| Caprylic / Capric Triglvceride | 三酸甘油酯 | 脂肪的一种,润肤成份 |
| Carbomer | 高份子胶 | 浓度增强剂 |
| Carnuba | 浓度增强剂 | |
| Castor Oil | 蓖麻油 | 含蓖麻油酸 (Ricinoleic acid),润滑及保湿 |
| Ceresin | 矿蜡 | 乳化剂 |
| Ceryl Alcohol | 虫蜡醇 | 乳化剂,无特别护肤效能,且可能刺激皮肤 |
| Ceteareth-12 , ceteareth-20 | 乳化剂及润肤成份 | |
| Cetearyl Alcohol | 乳化剂 | |
| Cetyl Acetate | 鲸蜡醋酸盐 | 浓度增强剂 |
| Cetyl Alcohol | 鲸蜡醇 | 乳化剂,无特别护肤效能,且可能刺激皮肤 |
| Cetyl Dimethicone | 鲸蜡硅氧烷 | 润肤成份 |
| Chamomile | 甘菊 | 抗菌消炎及抗敏感 |
| Cholesterol | 胆固醇 | 润滑皮肤外,亦是乳化剂 |
| Citric Acid | 柠檬酸 | 防腐剂及平衡酸碱度 |
| Citric Alcohol | 柠檬醇 | 乳化剂 |
| Citric Oil | 柠檬油 | 润肤及润滑剂 |
| Cocamidopropyl Betaine | 烷基酰胺类 | 界面活性剂,低刺激性的起泡剂 |
| Cocamidopropyl Hydroxy Sultane | 烷基酰胺类 | 界面活性剂,去油腻剂 |
| Coconut Diethanolamide | 烷醇酰胺 | 界面活性剂,作为发泡及增稠剂 |
| Cyclomethicone | 环型硅氧烷 | 润肤成份 |
| D | ||
| Dead Sea Salt Extract | 死海提炼的盐份 | 据说有抗衰老美白成效 |
| Diazolidinyl Urea | 尿素醛 | 防腐剂 |
| Dimethicone | 硅氧烷 | 润肤成份 |
| Dimethicone Copolyol | 硅氧烷乳化剂 | 润肤成份 |
| Dimonium Chloride Phosphate | 必需脂肪酸,去油腻及乳化剂 | |
| Dioxybenzone | 二苯甲酮 | 紫外线吸收剂,为防晒成份 |
| Disodium EDTA | 防腐剂 | |
| Disodium Laureth Sulfosuccinate | 磺基琥珀酸酯 | 界面活性剂,用于清洁配方中的发泡剂 |
| E | ||
| Erucamidopropyl Hydroxy Sultane | 泡沫增强剂 | |
| Evening Promose Oil | 月见草油 | 含亚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柔润皮肤及保湿 |
| Ethylparaben |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 防腐剂 |
| F | ||
| Fatty Alcohol Ether Sulfates | 乳化剂 | |
| G | ||
| Germaben ll | 防腐剂 | |
| Glycerin | 甘油 | 润肤及润滑成份 |
| Glyceryl Ricinoleatec | 润肤保湿成份 | |
| Glyceryl Stearate | 乳化剂 | |
| Glyceryl Cocoate | ||
| Glycolic Acid | 甘醇酸 | 果酸的一种,软化角质层,去除粗糙老化的表层,亦有助增加真皮内的骨胶原及弹性纤维 |
| Green Tea Extract | 绿茶精华 | 有抗氧化作用 |
| H | ||
| Hyaluronic Acid | 玻尿酸 | 为非蛋白质的黏多糖类,亲水性保湿功效 |
| Hybird Safflower Oil | 红花油 | 氧化安定剂,用于防晒品、沐浴油、卸妆油、粉底霜 |
| Hydrogenated Soy Glyceride | 氢化大豆甘油酯 | 润肤成份 |
| Hydrolyzed Whole Wheat Protein | 水解全小麦蛋白 | 保湿及减缓刺激性,减少皱纹,有抗氧化作用,特别润肤成份 |
| Hydroquinone | 对笨二酚 | 抑压黑色素的形成,淡化色斑,主要为皮肤科医生采用,浓度为2-4% |
| Hydroxvpropyl Methylcellulose | 防腐剂 | |
| Hydroxybenzoate | 羟基安息香酸盐 | 润肤成份 |
| I | ||
| Imidazolidinyl Urea | 尿素醛 | 防腐剂 |
| Isopropyl Alcohol | 异丙醇 | 乳化剂 |
| Isopropy| Myristate | 十四酸异丙酯 | 能减轻油腻感,亦作为混合剂及香料的溶剂,也可保湿及柔润皮肤 |
| Isopropyl Palmitate | 十六酸异丙酯 | 能减轻油腻感,亦作为混合剂及香料的溶剂,也可保湿及柔润皮肤 |
| Isostearoyl Hydrolyzed Collagen | 氢化骨胶原 | 润肤成份 |
| Isostearic Acid | 异硬脂酸 | 饱和脂肪酸,用于调节稠度及外观质感 |
| Isostearyl Alcohol | 异十八醇 | 乳化剂,无特别护肤效能,且可能刺激皮肤 |
| J | ||
| Jojoba Oil | 荷荷葩油 | 无油腻感,极佳渗透性,保湿性高 |
| K | ||
| Kojic Acid | 曲酸 | 抑制黑色素形成,有美白效果,亦有抗菌作用 |
| Kukui Nut Oil | 夏威夷核油 | 含多种脂肪酸,无油腻感,有极佳的渗透性及滋润效 |
| L | ||
| Lactic Acid | 乳酸 | 果酸的一种,软化角质层,去除粗糙老化的表层,亦有助增加真皮内的骨胶原及弹性纤维 |
| Lanolin Alcohol | 含水羊毛脂 | 乳化剂 |
| Lauryl Betaine | 烷基甜菜碱 | 界面活性剂,强力发泡剂 |
| Lauryl Diethanolamide | 烷醇胺 | 界面活性剂,发泡及增稠剂 |
| L-Ascorbic acid | 维他命C | 抗氧化作用 |
| Linoleamidopropyl PG- | 必需的脂肪酸 | |
| Linoleic Acid | 亚麻仁油酸 | 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表皮水份流失,柔润皮肤,帮助角质层再生 |
| Liquid Paraffin | 液态石腊 | 润肤成份 |
| M | ||
| Macadamia Nut Oil | 夏威夷核油 | 含棕榈烯酸 (Palmitoletic acid),保护细胞膜及滋润保湿 |
| Malic Acid | 苹果酸 | 果酸的一种,软化角质层,去除粗糙老化的表层,亦有助增加真皮内的骨胶原及弹性纤维 |
| Magnesium Aluminum Silicate | 浓度加强剂 | |
| Menaquinones | 维他命K | 防止产生瘀血 |
| Methyl Anthranilate | 邻氨基苯甲酸盐 |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是UVA,防晒成份,很少引致敏感 |
| Methyl Hydroxybenzoate | 羟基安息香酸盐 | 润肤成份 |
| Methylparaben |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 防腐剂 |
| Mineral Oil | 矿物油 | 润肤及润滑成份 |
| Myricyl Alcohol | 蜂蜡醇 | 乳化剂,无特别护肤效能,且可能刺激皮肤 |
| O | ||
| Octyl dimethy PABA | 对氨基苯甲酸盐 | 紫外线吸收剂,防晒成份,但容易引致敏感,且可能会释放出致癌的亚硝胺类 |
| Octyl Methoxycinnamate | 桂皮酸盐 | 紫外线吸收剂,为防晒成份 |
| Octyl Salicylate | 水杨酸盐 | 紫外线吸收剂,为防晒成份 |
| Oleic Acid | 油酸 | 不饱和脂肪酸,有极佳的渗透性且低刺激性,多用于防晒油的基剂和按摩用油 |
| Olive Oil | 橄榄油 | 含不饱和脂肪酸,柔润皮肤 |
| Oxybenzone | 二苯甲酮 | 紫外线吸收剂,为防晒成份 |
| Ozokerile | 地腊 | 浓度加强剂 |
| P | ||
| Palmitoleic Acid | 棕榈烯酸 | 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表皮水份流失,柔润皮肤,帮助角质层再生 |
| Para Amino Benzoic Acid (PABA) | 对氨基苯甲酸盐 |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是 UVB,防晒成份,但容易引致敏感 |
| Paraffin | 石腊 | 浓度加强剂 |
| Petroleum | 软石腊 | 润肤及润滑成份 |
| Polybutene | 浓度加强剂 | |
| PPG-11 Steryl Ether | 润肤及润滑成份 | |
| Propyl allate | 防腐剂 | |
| Propyl Hydroxybenzoate | 羟基安息香酸盐 | 润肤成份 |
| Propylene Glycol | 丙二醇 | 亲水性保湿功效,亦为溶剂,也有防腐作用 |
| Propylparaben |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 防腐剂 |
| R | ||
| Retinoids | 维他命A素 | 帮助角质层的新陈代谢正常化,减少粉刺,冶疗暗疮;亦增进死皮脱落,令皮肤光滑及减少幼纹 |
| Retinyl Palmitate | 棕榈酸维他命A | 同上 |
| Rose Hips | 抗氧化作用 | |
| S | ||
| Safflower Oil | 红花油 | 润肤及润滑成份 |
| Salicylic Acid | 水杨酸 | 果酸的一种,软化角质层,去除粗糙老化的表层,亦有助增加真皮内的骨胶原及弹性纤维 |
| Sasame Oil | 芝麻油 | 润滑成份 |
| Silica | 二氧化硅 | 反射紫外线以达防晒效果 |
| Silk Amino Acid | 丝质胺基酸 | 特效润肤成份 |
| Sodium Ascorbate | 维他命C | 抗氧化作用 |
| Sodium Cocoate | ||
| Sodium Cocoyl Sarcosinate | 酰基肌氨酸盐 | 界面活性剂,低刺激性的温和清洁剂 |
| Sodium Citrate | 柠檬酸盐 | 乳化剂 |
| 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 | 乳化剂 | |
| Sodium Lauryl Sulfate | 烷基硫酸盐 | 界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但亦有过强的起泡及去油作用 |
| Sorbic Acid | 山梨酸 | 防腐剂 |
| Sorbitan Oleate | 润肤成份 | |
| Sorbitol | 山梨糖醇 | 亲水性保湿功效 |
| Soy Protein | 大豆蛋白 | 水解蛋白质,保湿及减缓刺激性,减少皱纹,有抗氧化作用 |
| Squalene | 鱼鲨烯 | 帮助皮肤新陈代谢 |
| Stearic Acid | 硬脂酸 | 饱和脂肪酸,用于调节稠度及外观质感 |
| Stearyl Alcohol | 十八烷醇 | 乳化剂,无特别护肤效能,且可能刺激皮肤 |
| Stearyldimonium Hydroxypropyl Oxyethyl Cellulose | 纤维质 | 特效润肤成份 |
| T | ||
| Tetrasodium EDTA | 防腐剂 | |
| Titanium Dioxide | 二氧化钛 | 反射紫外线,主要是 UVB,以达防晒效果 |
| Tocopheryl Acetate | 维他命E | 抗氧化作用 |
| Trideceth-7 Carboxylic Acid | 羧酸 | 泡沫增强剂 |
| Triethanolamine | 三乙醇胺 | 调节酸碱度 |
| U | ||
| Urea | 尿素 | 保湿及滋润皮肤 |
| V | ||
| Vitamin E Acetate | 维他命E | 抗氧化作用 |
| W | ||
| Wax Esters | 蜡酯 | 润肤成份 |
| Wheat Germ Oil | 小麦胚芽油 | 润肤成份 |
| Wheat Protein | 小麦蛋白 | 水解蛋白质,保湿及减缓刺激性,减少皱纹,有抗氧化作用 |
| Wool Fat | 羊毛脂 | 保湿及滋润皮肤 |
| X | ||
| Xylitol | 木糖醇 | 保湿及滋润皮肤 |
| Z | ||
| Zinc Oxide | 氧化锌 | 反射紫外线,主要是 UVA,以达防晒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