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瘡
那些人有暗瘡及常見部位
暗瘡是很普遍的青少年皮膚病,相信你們或身邊的朋友,在現在或曾經都深受這個問題困擾。女性由於在生理成長上較早,高峰期在 14 至 17 歲,而男性就在 16 至 19 歲,但實際上有很多成年人也有這個煩惱,信不信由你,不少年紀在 40 歲左右的人,仍然會因為暗瘡而向醫生求醫,而他們比青少年的暗瘡更加難醫治。
暗瘡主要分佈在皮脂腺密集的部位,因此除了臉部以外,也很常見生長在胸口,背部及上手臂,在患者當中,99%臉部受影響,背部是90%,胸前是78%,而三個部位都有問題的佔了75%。
不時會看到暗瘡只生長在膊上或胸口上,求診者往往以為是甚麽的皮膚敏感之類的問題,當知道是暗瘡時都大感疑惑。
胸部的暗瘡 |
背部的暗瘡 |
暗瘡的成因
-
皮脂腺透過導管將油脂分泌到毛囊,再經毛囊排到皮膚表面,在青春期中,皮脂腺受到男性荷爾蒙刺激而增加油脂分泌,但亦可能是對正常的男性荷爾蒙份量過敏。
-
毛囊裏的細胞成長不正常,令到毛囊裏的皮層變厚,加上過剩的油脂,令出口阻塞,形成白頭及黑頭(俗稱粉刺)。
-
皮層變厚也令毛囊發大,助長一些細菌,它們分解毛囊裏的油脂,產生有害的化合物,刺激附近的組織發炎,形成紅腫以至膿疱。
輕微
主要是粉刺,只有少數的白頭、黑頭及細粒的暗瘡。
中等
暗瘡的數量增多,發炎情況增劇,大部份都在表層,間中有較深層的膿疱。
嚴重
有大量暗瘡及深層膿疱,身體也通常有很多,而且很容易有疤痕形成。
粉刺 |
中等 |
中等至嚴重 |
嚴重 |
暗瘡的治療
很多人都以為暗瘡是很普通的皮膚問題而忽略醫治,以致因深層組織長期發炎,留下永久的下凹疤痕,其實這是可以避免的,因為現在有非常有效的藥物,因此應盡早治療。
洗瞼用品
這類產品實在多不勝數,假如你到藥房看看,就知道由便宜的到非常昂貴的都有,還有些大公司的化妝品牌。昂貴的不一定好,最多只能幫助最輕微的暗瘡。
成份方面,實在有太多不同的,不能一一說清楚,但比較有效的有果酸及過氧化笨甲醯 (Benzoyl Peroxide)。
果酸可以改善我們的死皮層,減少毛囊閉塞,防止粉刺形成。而過氧化笨甲醯就有抑制細菌的作用,防止已形成的粉刺再進一步變得紅腫發炎。
外用藥物
1. 過氧化笨甲醯 (Benzoyl Peroxide)
濃度有 2.5 至 10%,有水濟、藥膏和啫喱可供選擇。它有殺菌和消炎作用,它的好處是不會引致細菌變成有抗藥性,而副作用包括刺激皮膚引致紅、乾及痕癢。
2. 抗生素 (Antibiotics)
包括紅霉素 (Erythromycin) 和克村霉素 (Clindamycin),同樣也有水濟,藥膏和啫喱可供選擇,作用也在於殺菌和消炎,不過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拒已經日益嚴重,為了避免這現象,與及增加消炎的功效,現時多會主張跟 Benzyl peroxide 一併混合使用。
3. 維他命A衍生物 (Retinoids)
有 Tretinoin 0.025%、0.05% 及 0.1%、Isotretinoin 0.05%及0.1%、Adapalene 0.1%,作用是減低我們的油脂分泌和令毛囊裏的皮層細胞成長回復正常,所以對消除粉刺特別有效,但成效就比較慢,需要使用數個月以上,有時更可能反效果地令暗瘡有少許惡化。
如果你是初用者,會感覺有些微刺激,暗瘡附近的皮膚也許會變得乾燥及脫皮,但過了適應期就應該沒有問題。
但如果你是懷孕或將會懷孕的女性,就最好避免使用,因為它們被吸收的程度,以致對胎兒的安全性還未得到百分百肯定。
4. 壬二酸 (Azelaic Acid)
這是一種天然的化學酸,我們體內亦有自行製造,有多種不同的功能,它能:
-
抑制毛囊內的細菌
-
抑制引致發炎的自由基
-
抑制毛囊內角質死皮層細胞的不正常成長
-
抑制不正常黑色素細胞 (Melanocytes) 的成長
-
抑制 Tyrosinase 酵素,沒有 Tyrosinase,黑色素 Melanin 就不能正常產生
因此壬二酸對治療粉刺及發炎性的暗瘡都有很好的功效,亦不只限於表層的暗瘡,對於深層的膿瘡,亦可以使之變軟、縮小、及表面化。但與其它治療一樣,明顯的改善需要三至四個月的療程。
它的副作用主要是令皮膚刺激及乾燥。
因為它對黑色素的影響,所以亦有用於淡化黃竭斑的色素。.
5. 果酸
如甘醇酸 (Alpha Hydroxyl Acid),水陽酸 (Beta Hydroxyl Acid),相信你們都有聽過,它們都是許多果酸中的一種。它們可消除毛孔阻塞,現時市面上都有許多此類的產品,包括洗面液及面霜,但濃度較淡。
而醫生就會跟據個別情況,處方較高的濃度,如10%到15%的乳霜,這些在坊間比較難買得到。也有醫生為病人用高濃度漂面,如20%到 70%,以達致一種換膚的效果,對醫治暗瘡及它的後遺症 - 疤痕,有明顯的功效。
口服藥
1. 抗生素
如果你的暗瘡已達中等至嚴重程度,一般都需用抗生素,它直接減少毛囊裏細菌的數目及有消炎的作用。抗生素一般要服用三至六個月,但很多時我們服用了短時間後,看到有些好轉就停止,其實有可能令細菌產生抗拒,令治療更難。
我們常用的有四環素,如 Tetracycline 或 Oxytetracycline,但它們不能跟奶類食品或胃葯混和,因為會影響吸收,新一代的四環素 Doxycycline 和 Minocycline 就沒有這個麻煩,細菌抗葯性的可能也比較少,另一類的選擇是紅霉素 Erythromycin。
抗生素的缺點是細菌容易產生抗拒,而且復發的機會很大,所以我們可能會服完一次又一次的抗生素療程,而每一次復發又可能再增加我們臉上的疤痕。
抗生素可能會令我們腸胃不適,皮膚過敏。Tetracycline會令發育中的牙齒變黑,令皮膚對太陽過敏,容易曬傷;Minocycline 在罕有的情況下或會令皮膚呈輕微的灰藍色,和一種類似紅斑狼瘡症的徵狀。女仕們時常有陰道念珠菌增生的困擾,而且如果有服避孕丸的話,避孕的功效會被干擾。
2. 荷爾蒙 (Hormones)
抗男性荷爾蒙會令我們的皮脂腺收縮,減少分泌。沒有了油脂,就沒有發炎產生。使用配方通常是將抗睪丸脂酮,加上有避孕功效的女性荷爾蒙一起服用,假如你是屬於一些同時需要避孕、而外用藥物及抗生素療效又不大、及於在經期來臨時暗瘡變壞的女性患者,就最適合使用。
比如抗生素一樣,復發的情況很普遍,主要副作用有令我們腸胃不適,肝臟受損。但如果你有不適且服用一般避孕丸的其他病患,如扁頭痛,也就不適用這種治療方法。
3. 維他命 A 衍生物 (Vitamin A Derivatives)
現時市場上只有異維A 酸 Isotretinoin,這是一種非常特效的藥物,十多年前我們只用於最嚴重的暗瘡,但過去數年己逐漸普遍起來,除了對多種不同的皮膚病有療效外,也開始被用於較輕微的暗瘡,以防止最終的疤痕形成。
異維A酸的療程一般為 4 至 6 個月,每 1 千克的體重,平均需要用 0.5 毫克,因此多數人的劑量為每天 20 至 30 毫克,但間中也有人需要較重或較長的療程。
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減低我們的油脂分泌、令我們毛囊裏的皮層細胞成長回復正常,減少粉刺、亦有消炎和抗菌的功效。
它雖然好像抗生素一標,要服用數個月,但一個很大的分別是抗生素短期的復發機會很高,而異維A酸的功效平均都可以維持2至5年左右,雖然有少數人會比這個期間短或長,而即使復發,也會比較輕微,所以雖然異維A酸的價錢昂貴,長遠來說它給你的成本效益卻比抗生素為高。
假如你決定服用保膚靈,要留意初期的效果不是太快,一般需要4星期或以上才有明顯的改善,所以不要心急。臉部的成效會比胸部及背部來得早,有時在這治療初期,暗瘡甚至會有輕微惡化,不過這是皮膚改善的正常過程,你衹要繼續療程,過多一些時候就會好轉。
關於副作用,你會感覺到的是皮膚、咀唇及黏膜會產生乾燥,但這通常會慢慢緩和,你應該經常塗上足夠的潤膚及潤唇膏。其它包括肌肉疼痛,頭痛,但這些通常都是輕微的。血脂水平和肝酵素間中會上升而需要減低藥量或停止服用。糖尿病患者可能在服藥期間會有血糖上升的現象,不過這些都會在停藥後回復正常。女仕們必須注意,如果你在懷孕期間服用保膚靈,會肯定引致嚴重的畸胎,所以在服藥期間及服藥後4個星期內,一定要採取有效的避孕方法。
總括來說,異維A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我們應該在暗瘡還沒有造成永久性的疤痕前使用,並不是留到最後才考慮的,因為異維A酸並不會幫助暗瘡印和疤痕。
嚴重的暗瘡疤痕 |
糾正對暗瘡常見的誤解
-
暗瘡是不會傳染的!
-
暗瘡是不會過了一些時間就自動痊瘉的! 治療可防止疤痕的形成。
-
暗瘡不是單單污垢所引發的! 增加你洗臉的次數和轉換不同潔臉乳的種類,都不會治好暗瘡,雖然這會減低油脂而有少訐幫助。
-
暗瘡不是三數天就可以治好的! 假若你覺得某一種的治療方法在短期內不見效, 你亦應該繼續堅持使用,不要隨便轉藥,因為一般的外用和口服藥物,可能需要上3個月才見效。
-
你可能以為陽光可以殺菌! 但陽光只對6成患者的暗瘡有改善作用,2成會沒有影響,而2成更會惡化。一些太陽油會阻塞毛孔及刺激暗瘡。太陽燈絕對沒有幫助兼且令皮膚衰老。
-
你可能以為油膩和酸辣的食品會刺激暗瘡,戒口就不會生暗瘡! 其實並無證據顯示任何食物會影響暗瘡和油脂分泌,你怎樣戒口也未必有幫助。
玫瑰痤瘡
醫學界到現在也沒有肯定的答案,玫瑰助瘡是如何產生的。雖然有多種學說,包括與胃炎有關的幽門螺旋菌、荷爾蒙失調等等,但無一可以得到確定。由於玫瑰助瘡的主要現象是容易面紅,其中一個較合情理的推論是:臉部的血管,對一般正常引起輕微面紅的刺激訊號產生過激的反應,進而引致毛囊及油囊組織的發炎。
玫瑰助瘡是很常見及影響儀容的皮膚問題,一般在二+多歲至四十多歲的女性會較多發生,但若發生在男性身上,病情則會較嚴重。
病徵
患者最初會發覺臉部的皮膚會突然自發性地、又或在一些焗促悶熱的環境下、或在運動後,呈現間歇性的面紅,甚至覺得臉部灼熱。這最初的現象,通常只維持數分鐘,但漸漸這會發生得越來越持久及頻密,最後會進展成長期固定的面紅。
接着面頰及鼻子的微絲血管會擴張,變得明顯,起初只是很幼,但之後會變得粗大及呈紫紅色。
典型分怖位置
|
微絲血管擴張
|
下一階段是出現一些好像暗瘡的瘡,略帶點痕癢,有些會含膿。面紅,血管擴張及瘡,所有都可以獨立地或一同出現,當回復涼快後又會消退。但以上的次序並不是一定的,有些患者只會有瘡,而有些會同時有面紅,血管呈現及瘡。
若果不加以醫治,長期以後臉部的皮膚會變得厚硬及腫漲,鼻子會變得腫漲和凹凸不平,好像一個士多啤梨的模樣,俗稱酒渣鼻。這在男性較為常見。少數人甚至有眼的併發症,包括眼乾、結膜炎、及角膜炎。
患者會因為面紅,鼻紅及灼熱的感覺而不舒服,有時甚至覺得痛,也會因為外表而覺得尷介,被人誤會為常飲酒之人。
處理和治療
一般處理
焗促悶熱的環境會刺激徵狀,要盡量避免,而在太陽猛烈的天氣,應該使用有防曬功效的日霜。太熱的、棘的食物,芝士,咖啡,茶,酒精等會刺激復發,也應盡量避免。
口服及外用抗生素
這是主要的藥物治療,它們在這裏的功效不是殺死任何細菌,而是一些消炎的效果。由於診斷玫瑰助瘡並不太容易,建議患有這類徵狀的人不要隨便到藥房購買,應該先找醫生診斷,然後由醫生處方。
輕度的玫瑰助瘡首先是使用外用的抗生素,首選是 Metronidazole,有1%的藥膏和 0.75% 的啫喱可供選擇,其次是 Clidamycin,Erythromycin。比較嚴重的時候會需要用口服的抗生素,通常用紅莓素Erythromycin,四環素 Doxycycline、Minocycline 及Tetracycline,其次是 Metronidazole。
其它
假如病徵主要是面紅,又或者抗生素控制不了面紅的問題,Clonidine是一種很有用的專門及針對性藥物,不過用這藥時要很小心,尤其是因為會影響血壓的穩定。遇上極度嚴重的面紅時,雙羥基氯奎因 Dihydroxy-chloroquine,一種抗瘧疾的藥,或可用來控制病情。不過這些藥物現時己經很少被使用。
假如真的有嚴重的瘡及膿苞,現時醫生會考慮使用一種本用來醫治暗瘡的特效藥:異維他命A 酸Isotretinoin,在服用四個月後會有七成以上的療效,但必須要在醫生監管下使用,因為它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可以很嚴重,詳細資料可參考暗瘡的一章。
固定的血管擴張極之影響儀表,現時可以考慮用激光或者脈衝光(俗稱彩光),可以有效地去除血管,不過治療過程需要幾次而且費用會比較昂貴。
多汗症
流汗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汗腺分佈於全身皮膚的每一個部份,在運動時、身體不適發熱時、或者在炎熱的環境下,流汗有助於調節身體內部的體溫。過量不正常的流汗在醫學上形成多汗症,但多汗症也可以包括過度的面紅。
多汗症帶來非常多的不便,患者很容易於稍熱的環境,緊張及輕微運動的情況下便大量出汗,與人握手時伸出一隻又多汗又凍的手會很尷尬;處理一些細微的東西可能做不到;接觸文件時會把紙張弄濕。腳汗亦可能增加其他的毛病例如腳癬及疣的機會。而腋下汗水太多,經細菌感染,發出難聞氣味時,形成所謂“臭狐”。
多汗症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兩種。
原發性多汗症
意思是沒有引發的原因,徵狀通常在童年或少年時已經開始並持續,主要影響一個局部的部位。過度緊張憂慮的情緒可以令多汗程度更嚴重。徵狀包括過度出汗和面紅。
醫學界暫時仍然不明白是什麼引致過度出汗這種現象,雖然應該是與一些控制情緒的荷爾蒙有關,可以發生在:
- 手心
- 腳底
- 腋下
- 面部
面紅的成因是身體內一些化學物質引致面部的血管擴張,令過量的血液流過,因此呈現面紅。這種儀容上的問題同樣在社交場合使人大為尷尬,甚至令人採取逃避的態度。
續發性多汗症
意思是由另外的一些毛病所引發的,一般會影響全身,例如甲狀腺過高、糖尿病、腦下垂體過高或其他內分泌毛病。一些癌症的治療也可以引起多汗症。它亦是在更年期時常見的一種徵狀。有時嚴重的精神病及肥胖都可以是原因之一。
治療這種續發性多汗症首先是治療本來的誘因。
原發性多汗症的治療
外用止汗劑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價錢便宜,也隨便可以在藥房買得到,因此通常會是首先被採用作治療的方法。它對於輕微的多汗雖然有效,但就要重複不斷地使用。最常用的物質是 Aluminum Chloride 或者 Aluminum Chlorhydrate,有時在酷熱和潮濕的天氣下,Aluminum Chlorhydrate 可能被轉化成氯化酸 Hydrochloric acid,會刺激皮膚和使衣物染色。
口服藥在這方面可以使用的藥物不少,但普遍效果都不理常,亦有不必要的副作用,一般都不常被使用:
- Beta blockers例如 atenolol可以減低在公眾場合時引起的焦慮、心跳、面紅和出汗。
- Alpha blocker幫助維持血管收緊的狀態,減少面紅。
- SSRI's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一些放鬆精神緊張的藥物,可減低焦慮情緒引致的面紅和出汗。
- Diazepam, Lorazepam等同樣可減低焦慮情緒。)
這種治療方法越來越多人使用,開始在醫學界頗為流行。這種方法是將一些可以被電解的物質,用直流電將它電解過之後,把帶正極和負極的粒子迫進皮膚表層的角質層,與細胞產生化學作用,在汗線口形成阻塞,但對於汗線本身並沒有造成傷害。
普通自來水中所帶有的礦物質同樣可以被電解,成功地被利用來醫好過許多病人。從前電解療法只可以在醫院或者診所進行,所需要的儀器比較大型和昂貴,同時也需要每星期多次到診,十分不方便。現在則有一個比較便宜,可以攜帶,使用電池為電源供應的器材,供病人在家中作這種治療。
在過程中,患者把手或腳 (一次一個部位) 淺浸於一個底部置有海棉的膠盒內,電源開啟後,電流被帶到浸濕了自來水的海綿,電解物就從海棉供應到患處。治療過程一般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每天進行治療半小時,在總共大概兩星期,即七小時的治療後,出汗就會停止,但反應快慢會因人而異,可以是七到二十天,或更多天的治療不等,極端的情形需要到四星期才有反應。一般手的療程最短,其次是腋下,最後是腳。
患處會維持最多六星期的乾爽,當多汗的情況再出現時就可重覆整個療程,但有病人只需要每兩星期一次就可持續保持乾爽。
這種治療只有極少副作用,多數只是即時性輕微的皮膚刺激,搽上小量的類固醇即可解决。若遇上用後皮膚乾燥,可以使用潤膚膏或者減低治療的頻密次數。懷孕者或患有心律跳動不正常的人不應該使用這種儀器。
肉毒桿菌蛋白 Botulinum Toxin肉毒桿菌蛋白是由一種名叫 Clostridium Botulinum 的肉毒桿菌所分泌出來的蛋白質,再經過科學提煉而取用,在醫學上已經被應用了十多年,臨床使用的是 A類,最初的醫治範圍主要是肌肉痙攣,在最近幾年才被應用於皮膚學上的表情皺紋及多汗症。
皮下層的汗線排汗的訊號,是倚靠神經線末端分泌出一種名叫做 Acetylcholine 的化學物質,肉毒桿菌蛋白影響神經線末端,阻斷這些分泌信號,於是汗線便不可以排汗。
主要注射的部位是腋下和手掌,所使用的針很幼小,注射份量也很少,但也可能需要先作局部麻醉。藥力效果只維持六至九個月,之後要再重覆注射。目前肉毒桿菌蛋白的價錢很昂貴,也需要到對這治療有特別認識的醫生處進行。
其它非手術性治療這些包括催眠療法、香薰治療、行為治療,但都得不到醫學上的証實。
手術性治療
這些都是屬於侵略性的手術,應該留給嚴重或者以上治療方法失敗的情況,而且要與醫生商量,清楚了解它們的效果和可能有的副作用。
1. 汗腺切除這種手術只適用於腋下的多汗症,透過腋下切口,將皮層下的汗腺切除,手術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而併發症極少,成功率高於九成。近年改良的腋下汗腺切除新方法,是以特別的抽脂管代替手術刀,將腋下的汗腺抽除,好處是能將傷口縮小,令手術後的康復時間及疤痕減少。
2. 交感神經切除因汗腺是由胸內的交感神經所控制,醫生可以利用內窺鏡經胸部小孔進入胸腔內,切除相關的交感神經節,這種手術好處是同時可改善手掌及腋下的多汗症,成功率大於九成,但少數的病人可能會有數個月過渡性的容易面紅及下肢汗水分泌增加的情形。
臭汗症
人的汗腺可分為小汗線 (Eccrine Sweat Glands) 和大汗線 (Apocrine Sweat Glands) 兩種。
小汗線位於真皮層,廣泛地分佈於身體各處,尤其是手掌及腳掌,以排洩水分及廢物為主。
大汗線又稱為頂漿汗腺,體積較大,只在腋下、陰部才有,所分泌出的液體含有多種揮發性的脂肪酸,較為黏稠,起先分泌出的是無臭的液體,但當受到外界的細菌感染,有機物被細菌分解,便會產生特殊強烈異味,這就是一些人極受困擾的臭狐,輕微者臭狐帶酸,嚴重者所發出的惡臭,尤如肉類發了霉的氣味。
治療
簡單的要經常清潔,保持腋下乾爽,也可以考慮剃去腋毛,以減少汗液留在腋下,滋生細菌。可在腋下噴上體香劑來覆蓋臭狐所帶來的味道。
滋生的細菌可以用抗生素藥水劑或藥膏塗於腋下,或甚至服用為期數星期的療程,紅霉素Erythromycin 是很好的選擇。細菌少了就自然沒有異味,但細菌可能在短時間內重新增長。
小汗線所分泌出來的過多水汗,可以用例如止汗劑、自來水電解療法、肉毒桿菌蛋白或甚至外科手術等治療,外科切除汗線手術可以同時切除大汗線。
濕疹 / 皮膚炎
很多人對濕疹都有種誤解,它不是單一種的皮膚病,而只是一個普遍常用的名詞,用來形容很多種由不同病因所引起、呈現不同徵狀的發炎性皮膚病。
濕疹差不多一定引起痕癢,呈現多種不同的徵狀,它的形態取決於它的種類、影響部位、和時間上屬急性或慢性等因素。
濕疹可見的徵狀
- 紅斑
- 水庖
- 滲出液體
- 乾醮
- 抓傷的痕蹟
- 皮膚爆裂
- 皮膚變厚
急性濕疹會有紅斑,更或有水疱和滲出液體,當發炎減退後,紅斑會減少,皮膚開始有乾醮。若發炎的情況持續,皮膚最終會因為長期的抓而變厚變硬,皮膚的線紋和色素加深,表層甚至爆裂,形成慢性濕疹。
濕疹可以有用簡單的分為內在或外來因素引發的,但實際上,許多濕疹都有多種不同的誘因,由不同的內在和外來因素給合而產生。濕疹有多種不同的類別,普遍的程度在某些年齡較多,某些年齡較少。下圖可以約略說明不同類型的濕疹在不同年齡的分佈:
銀屑病 (牛皮癬)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估計有 1 至 2% 的人患有此病,它可以由非常輕微,被患者所忽略而不尋求診治,至非常嚴重都可以。
初次發病的年齡一般在二十多歲期間,但有銀屑病家族遺傳的病人,其發病年齡可在十多歲或以下。銀屑病目前雖然尚無根治的方法,但若使用恰當的治療,則應該可以將病情控制在最小的幅度,令患者受到最輕微的影響。
臨床分類及特徵
臨床上銀屑病可以分為多種類別:
- 慢性斑塊型
- 急性點滴型
- 曲側型
- 紅皮病型
- 局部型:頭皮、掌跖、指甲
- 局部膿庖型
- 泛發膿庖型
- 關節病型
在銀屑病中有兩個獨特的現象:Koebner 和逆 Koebner 現象。所謂 Koebner 現象是指銀屑病往往會在皮膚的傷患處出現,而所謂逆 Koebner 現象是指銀屑病的斑塊在受了外傷後卻相反出現短暫時間的好轉。
慢性斑塊型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
超過九成的銀屑病都為慢性斑塊型,患處呈一塊塊橙紅色的厚厚的斑塊,而表面覆以銀白色的鱗屑,輕刮之下這些皮屑可以很容易剝落。
斑塊分佈在身體上、手腳的外側,特別是肘及膝蓋、骾部和頭皮,而手腳的患處多數分佈得很對稱。症狀常為漸進式,初時可能只有一小塊,在病發多年後症狀才比較明顯。
只有兩成患者覺得斑塊有輕度的痕癢,其餘都沒有甚麽感覺。病情一般會反覆,時輕時重,而多在夏季時因皮膚接觸陽光多了而減輕。在正確的治療下,多數病人可以正常地生活及工作。如有家族遺傳因素則治癒的機會會較差。
急性點滴型 (Acute Guttate Psoriasis)
通常出現在七、八歲至十多歲的兒童身上,患者多在發病前的一至兩星期內,曾患受鏈球菌感染而引致的咽喉炎,病狀是全身突然呈現如點滴的小丘疹,丘疹上帶有鱗屑,所以不難診斷,而患者可能覺得瘙癢。
慢性苔蘚樣糠疹 (Pityriasis Vesicolor) 和玫瑰糠疹 (Pityriasis Rosea) 與點滴型銀屑病可以相類似而引起混淆。點滴型銀屑病通常會在數月內消退,但若再受鏈球菌感染時便會復發,而很多病例會轉變為慢性斑塊型銀屑病。
曲側型 (Flexural Psoriasis)
紅斑發生在腋下、腹與大腿間的位置、大腿內側及乳房下等,由於這些位置較濕潤,表面不帶銀白色鱗屑,卻呈滑的表面。
局部型 (Localized Psoriasis)
局部影響頭、手掌、腳掌、或指甲。
頭部:呈現很多很厚很大塊的頭皮,在初期頭皮較細小,或會被誤診為脂溢性皮炎。
掌部:皮膚變得很粗糙很厚,由於乾燥會引致爆裂和疼痛。
甲部:可以出現的徵狀包括甲面出現小凹點、色素減退令甲面變黃、甲下面的角質增生、甲與甲床之間剝離及甲質碎裂等,與甲癬可以十分相似而引起混淆。但受損害的甲床看上去有點像甲下出現了油滴,這是銀屑病的獨有特徵。
泛紅皮病型 (Erythrodermic Psoriasis)
這是指全身的皮膚都變紅、發炎、乾燥,這時危險性頗高,患者需要住院並臥床休息,進行短期系統性的治療 (見下文)。
局部膿疱型 (Local Pustular Psoriasis)
手掌和腳掌會有對稱的、非細菌性膿疱,患處感覺疼痛及有少許痕癢。此種病狀非常難醫治。
泛發膿疱型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通常是由於某種原因令患者需要口服類固醇,再突然停藥所引發。有時孕婦於懷孕期也會使銀屑病演變成泛發膿疱型。患者會全身佈滿膿疱、有疼痛和燒灼感。這是嚴重的併發症,有生命危險,需要住院接受系統性的治療。
關節病型 (Joint Psoriasis)
只有非常少數的銀屑病會影響到關節,縱然受影響的關節可以在沒有任何皮膚或指甲的徵狀下單獨出現,這通常是一個較大的關節如膝頭、手肘、膊頭等。
診斷方法
患者不要自行判斷,必需要前往看醫生,醫生可以憑經驗去辨認銀屑病的種類及特徵,包括檢查頭皮及指甲的變化,但是最確實的檢查方法,是在患處切除一小片的皮膚,送往特別的化驗室進行皮膚活細胞的檢查,在顯微鏡下尋找皮膚組織典型的銀屑病病理學變化。
而受累的關節在 X 光檢查下,亦呈現一些典型的變化,可幫助診斷闋節病型的銀屑病。
治療方法
銀屑病的治療方法頗多,各有各的特性和優劣,醫生在決定如何醫治時,會考慮到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往的治療方案和成效。而因每位患者的問題都有不同,所以在醫生釐定治療計劃時,可與醫生共同商量,考慮到本身的背景,包括性別、職業和家庭因素等。
有一些普通因素是在治療以外需要特別留意的:
-
陽光中的紫外光多數可使症狀得以改善,但也有小數會相反令病情加重。即使效果是好的,也應儘量避免曬傷,因為任何創傷部份在癒合時,可能會出現新的銀屑病皮疹(以上提過的Koebner 現象)。
-
有些藥物可能使病情加重,因此如要服用其它藥物,必需向醫生查詢。這些如鋰 (Lithium,一種精神科藥物)、阿士匹靈 (Aspirin)、碘 (Iodides,魚類及海鹽)、β-阻滯劑 (beta-blockers,心臟及血壓藥物)。
-
儘量避免飲酒,因酒精可能引發銀屑病,而且酒精可能引起肝臟病變,令患者在有需要時不能使用一些有效,但對肝臟有損害的系統性治療,如甲氨喋昤 (Methotrexate)。
外用療法
1. 類固醇 (Topical Steroid)
因為方便及有療效,為醫生普遍廣泛採用,而中度的類固醇激素會較有療效。但長期使用,可能令皮膚萎縮變薄,而類固醇的效果亦可能因適應而逐漸減退,需要用更加強的類固醇,當若突然停用,可能會引致病情急促惡性反彈,所以醫生通常會避免使用最強的類固醇。
除了藥膏外,也有類固醇的水溶劑,方便用於頭皮上的患處。有些類固醇藥膏及水溶劑都會加有水楊酸成份,去增加滲透性。
2. 鈣泊三醇 (Calcipotriol)
這是一種與維他命 D 有關的藥物,療效與類固醇相若,但沒有類固醇以上的副作用。主要適用於慢性斑塊型的銀屑病,但曲位,陰部和面部的患處可能較容易受刺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鈣泊三醇可以長期使用以控制病情。副作用主要是局部刺激,過量的吸收理論上會引致鈣質過高。一般來說,患者每週不應用多過 100 克 的藥膏。
配方有乳霜或油膏,亦有水溶劑,方便用於頭皮上的患處。
現時一般建議與外用類固醇一併使用:星期一至五早晚都用鈣泊三醇,到星期六、日早晚則用類固醇;或者每日早上用鈣泊三醇,晚上則用類固醇。
3. 潤膚劑 (Emollient)
作用在改善乾裂和皮屑的脫落,改善外觀。10%尿素霜 (Urea)是常用的水溶性霜劑,效果很好,這可以在藥房隨便買到。
4. 焦油 (Tar)
這是一種很傳統、但有效的療法,分為松焦油 (Pine Tar) 和煤焦油 (Coal Tar)。焦油只對治療穩定的慢性斑塊型銀屑病效果較好,而達到效果的速度較類固醇和鈣泊三醇慢。
以往常以沐浴的方式,全身在浴缸浸浴一段時間後,再加包紮的方法,或用日光療法,去治療嚴重的銀屑病。但此方法的問題是一定要到醫院皮膚科門診部進行,而且需要很多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時間,還有是骯髒、粘稠、氣味不佳和易染污衣物,因此已經不再流行。
焦油的糊劑 (Paste)可以當藥膏般塗搽在身體上,但問題也同樣是骯髒、粘稠、氣味不佳和易染污衣物。其後焦油的配方逐漸獲得改良,有乳霜 (Cream) 和啫喱 (Gel) 等劑型,塗搽後不易察覺,沒有刺鼻的氣味,又不易染污衣物,頗受患者歡迎。之後更有焦油的清洗劑及洗髮水,對治療頭皮的銀屑病較方便。
5. 思林 (Dithranol)
思林主要用於慢性斑塊型銀屑病,有一定的療效。副作用是刺激皮膚及容易染污衣物。思林有多種濃度,由0.01% 至最多1% ,一般是漸進式去增加使用的濃度。
以往的糊劑和乳霜劑,在每晚睡前塗在患處上,然後每天早上用橄欖油或礦物油來洗淨。也可以跟紫外光療法一併使用,但這只通用於住院的患者或門診的日間治療。
其後一種短暫接觸式的治療,因為較容易被患者在家中自行使用,所以變得普及,通常只塗上約 10至 30 分鐘後便洗去,使用的濃度和時間,可因應病情而增加或減少。
內服療法
只有嚴重的銀屑病才需要到內服療法,而由於種種的副作用,所有都是在適當監督
1. 阿維A (Acitretin)
一種維他命 A 衍生物,首要知道的是,此藥有致畸性,準備懷孕的婦女要避免使用,在停藥後六個月內都要避免懷孕。
通常用於中度廣泛而對外用藥無效的銀屑病,更加是對泛發膿疱型銀屑病的首選,而與光療合併使用有協同作用,可減少用藥的劑量。此藥會令肝酵素及血脂上升,所以要每月檢查血脂和肝功能。若連續服用數年,可引致骨骼不正常的增厚。
主要的副作用是皮膚及內膜乾燥而引致疼痛,例如唇、鼻粘膜、眼睛、口腔、或陰道等。
2. 甲氨喋昤 (Methotrexate)
此藥每週只服用一次,對多種類型的銀屑病和關節病型銀屑病有很好的療效。
主要的副作用是肝臟受損,因此需定時驗血檢查肝功能,當累積劑量每達到 1.5 克時,更需作肝活細胞的檢驗,若有早期的纖維化和肝硬化時,應立即停止使用。
腎功能衰退或受損的病人,如年紀較大的患者,因藥物的排泄減少,會在身體內累積,應服用較輕的劑量。其它主要副作用有貧血、白血球減少、脫髮、皮膚紅疹。由於甲氨喋昤能引致畸胎,女性要在停藥3月後才可懷孕。
3. 羥基尿 (5-Hydroxyurea)
羥基尿對銀屑病的療效並不太理想,而且可引起骨髓抑制,使用時要定期驗血,所以羥基尿並不普遍使用,唯一的好處是它可用於肝功能受損的患者。
4. 環孢菌素A (Cyclosporin A)
一種非常有效的藥物,通常能使病情在幾天之內得到改善,但要密切注視其副作用,特別是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這與劑量成正比,所以在用藥期間要定時驗血。其它的副作用還有牙肉增生、多毛、肢端感覺遲鈍等。
光學療法
1. 紫外光短波 (UVB)
每週 2-3 次的照射可使銀屑病在幾週內消退,平均需要二十多次。照射前應使用潤膚霜以減輕因 UVB光療所引起的皮膚乾燥。因為長期進行 UVB 光療會增加患一些皮膚癌的機會,因此需長期跟進,而病歷中應詳細記錄所累積的 UVB 劑量。
2. 紫外光長波 (PUVA)
患者在接受照射前兩小時需口服甲氧補骨脂素 (Psoralen),一種會增加皮膚對 UVA 反應的藥。
通常一個療程為每週 2 至 3 次,總共接受 15-25 次的治療,之後的三個月,維持每週或每兩週照光一次。當再次復發,可以重新接受另一個療程,不過當照光的積量達到某一限度時,就要停止治療,因為過量的照射會大大增加患皮膚癌的機會。在照射過程中患者需要佩戴不透紫外線的護目鏡,以防止白內障和眼睛損害。
甲氧補骨脂素 (Psoralen) 有敷劑,可局部塗搽在某一範圍,在 10 至 15 分鐘後,再使這範圍接受紫外光療法,這對局部的掌跖銀屑病尤其方便。
注射療法
首先要强調的是,注射的絕對不能是類固醇,因為有很大的機會在藥性減退後,令病情急促惡化,激發起泛發膿疱性的銀屑病。若醫生建議注射藥物,可以要求他先解釋注射的原因和藥物性質。
只有在這幾年間,才真正有針對醫治銀屑病的注射藥物。現時經過研究所知,銀屑病的起因連繫於免疫系統裡頭的T細胞,這類藥物會鎖上 T 細胞表面上的一個單元,影響T細胞的功能,所以能對銀屑病起醫療作用。
雖然已經被使用,但在香港還是在早期階段,對於它的用法、療效、副作用等還有待進一步摸索。
急性風疹
這是一種皮膚敏感現象,主要的成因包括食物 (特別是海鮮類及花生)、藥物、蚊蟲咬等。
基本的病理,是皮下層的肥大細胞 (Mast Cell),在受到敏感物的刺激後,分泌出一些化學物質,主要為組織胺 (Histamines),這些化學物質會令皮下層的血管擴張,組織積水,於是出現腫脹。
徵狀
一般人都了解風疹的模樣,像是由於被蚊蟲咬後,在被咬處紅腫起一塊一樣,十分痕癢。
若是服用了敏感的食物或藥物,會廣泛的在身體任何不同部位,出現輕微至嚴重的、形狀不一的凸起塊狀紅斑,令患者全身痕癢。有些人則甚至可以同時或單獨出現口唇、眼部及臉部腫脹的情況。最嚴重的情況是若果舌頭或嚥喉腫脹,有可能會令患者呈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治療
輕微的,如蚊蟲咬,只需要用止痕膏或止痕水,或者再加抗敏感的抗組織胺藥 (Anti-Histamines),過一會就會痊瘉。止痕膏或止痕水會令患者減少抓癢,避免繼續惡化,局部嚴重的可使用少許類固醇藥膏。食物或藥物敏感引起的全身性風疹一般範圍較大較嚴重,必須口服或甚至注射抗組織胺藥,有時更須加入口服類固醇。
抗組織胺藥 (Anti-histamines) 一般分為第一及第二代,第一代的包括有 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 及 Hydroxyzine,它們都會令人有昏睡的感覺,會影響日常工作,所以最好在夜晚準備睡覺前服用。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醫生注射的通常是 Chlorpheniramine。
第二代的較為有效,而且好處是不會令人昏睡,因此是治療的首選。這包括有 Loratidine、Cetirizine、及比較新的 Fexofenadine,這些只有口服配方,沒有注射劑。
患者對不同的抗組織胺藥物,反應都不一樣,假如某一種藥物的效果並不太理想,可以嘗試轉換另外一種,效果可能截然不同。有時也可以使用一種以上的抗組織胺藥物,來達到治療成效。
但無論甚麼治療,都只是控制情況,風疹會在停止服用藥物後再次出現,所謂治標不治本。要待身體機能自然的把敏感的成份完全化解或排泌出外,風疹才會完全停止再起。
慢性風疹
跟急性風疹一樣,基本的病理是皮下層的肥大細胞 (Mast Cell) 分泌出一些化學物質,主要為組織胺(Histamines)。
不過起因就並不一樣,直至數年前醫學界也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是甚麽令這些肥大細胞產生變化,現在則普遍認同,部份原因是免疫系統的一種失調,一種自我抗衡的病態,過程中會自我製造一些抗體,去襲擊本身的其他細胞或者器官。
而在慢性風疹中,被襲擊的對象就是這些肥大細胞 (Mast Cell),它們被抗體所侵襲後,便會分泌出組織胺及其它化學物,這些免疫分泌再引致血管擴張,組織積水等現象。
大約有 60% 的病例,跟以上的免疫系統失調、自我抗衡有關,部份更同時有其它器官自我抗衡的毛病,例如甲狀線過高。
慢性風疹極為普遍,據估計,有一成以上的人曾經患過這問題,而女性比男性患病的機會又高出一倍,多數的患者都是較年青的女性。
慢性風疹的定義
慢性風疹的定義一般為:在六星期內每日,或差不多每日,都有範圍廣泛的風疹出現,而每一塊的風疹又在二十四小時內消失,不留任何痕蹟。
徵狀
徵狀是在不同時間、不同部位,出現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紅塊,十分痕癢。很多患者若在正常情況下在皮膚上抓一下,該部位就起了紅腫的一條痕蹟。寫一個字母,該字母就突現起來,我們稱這現象為皮膚圖案性 (Dermatographism)。
處理和治療
普遍的敏感雖然不是直接的成因,但卻可能使之惡化,例如阿士匹靈,咳藥中的可待因,一般的消炎止痛藥等,都應該盡量避免。發燒感冒、沖涼用太熱的水、運動出汗後、及酒精,皆會令風疹短暫惡化。太緊的衣著會在緊的地方因壓力、磨擦而引發風疹,因此鬆身涼快的衣著會有幫助。
外用藥物雖然不能令風疹退減,但作用有助於減輕痕癢,令患者停止抓癢,避免風疹惡化。
不過始終主要的治療是倚靠口服藥,當中又以抗組織胺藥物 (Anti-histamines) 為主。抗組織胺藥物一般分為第一代及第二代,第一代的包括有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 及Hydroxyzine,它們都會令人有昏睡的感覺,會影響日常工作,所以最好在夜晚準備睡覺前服用。第二代的較為有效,而且好處是不會令人昏睡,因此是治療的首選。這包括有 Loratidine、Cetirizine、及比較新的Fexofenadine。
患者對不同的抗組織胺藥物,反應都不一樣,假如某一種藥物的效果並不太理想,可以嘗試轉換另外一種,效果可能截然不同。有時也可以視乎風疹的嚴重程度,使用一種以上的抗組織胺藥物,來達到治療成效,例如在早上使用第二代的,而在準備睡覺前則使用第一代的。這些抗組織胺藥一般都可以在有註冊藥劑師的藥房購買得到。
至於類固醇,由於長期服用的副作用很大,所以在慢性風疹中,並不會經常被用上,只會間歇地在比較嚴重的、難受控制的病例上使用一段短時間,這就要在醫生監管下使用了。
雖然以上提過有某些患者可能同時有例如甲狀線的毛病,但在絕大多數的情况下,身體內部並沒有甚麽隱藏的疾病,而驗血亦不會發現有甚麽不正常,因此並沒有這個需要。大約有一半的患者,慢性風疹會在一年內會自動痊癒,但有其他人會維持多年以上。
類固醇藥膏的使用
用途
外用的類固醇藥膏用於治療多種不同的皮膚發炎疾病,但並不適合那些由於細菌或癬菌感染引起的發炎,否則只會令感染更難於受控。
類固醇的作用,可以抑制免疫系統在發炎過程中的多個部分,但並不能夠根治引起發炎的源頭,所謂治標不治本,當停止使用時,發炎的程度會再次惡化起來,除非令皮膚發炎的原因已不存在,例如停止配戴令皮膚敏感的金屬飾物。
類固醇藥膏對急性或慢性風疹並沒有療效;而且也應該禁止使用於玫瑰助瘡的情况上,因為這只會令玫瑰助瘡短暫好轉,但不久只會更加惡化;它們同樣也不適用於醫治一般暗瘡;對於範圍大的皮膚痕癢,也不應該不限制地使用,利用它們的消炎作用來止痕。
在銀屑病的情况,輕度至中等强度的類固醇藥膏是可以使用的,但要避免使用最高强度的,因為雖然可以短暫抑壓銀屑病,但一旦停止使用時病情會反彈,甚至可以嚴重到引起可能致命的膿疱性銀屑病。
副作用
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藥膏,尤其是强度以上的,於大範圍的皮膚炎,無可避免會引致全身系統性的副作用,因為過量的類固醇經吸收後會抑壓自然的腎上線素分泌,長期會令腦下垂體及腎上線委縮。在皮膚最薄的、擦掉皮的、皮膚摺疊的、和被封閉的位置,吸收程度會最大。
過量局部的吸收會 :
- 令真皮層委縮變薄,即使停止使用後也未必可回復正常;
- 產生不能消失的白色委縮絛紋;
- 產生微絲血管增生擴張、臉紅、類似玫瑰助瘡的問題;
- 可能令皮膚更容易受刺激敏感;
- 可能引致接觸性皮炎、暗瘡、或口邊的皮膚炎;
- 可能令黑色素流失,膚色變淡。
因比强度以上的類固醇只應該保留用於最頑強的皮膚炎症,在已經嘗試較弱的類固醇而無效時使用。治療臉部上的問題時,除非特殊情况,更應該只局限於最弱强度的類固醇,通常是 0.5% - 1% 的 Hydrocortisone。另外每天塗搽類固醇的次數應該是一至兩次,更多的次數並不需要。
小童,尤其是嬰孩,在為他們用上類固醇時需要特別小心,因為他們更容易會有副作用,但是在應該使用時,只要避免强度的,短時期內適量使用較弱的類固醇,是絕對可以接受的,例如 0.5% - 1% Hydrocortisone 對異位性濕疹或尿布性皮炎都有很大幫助。
使用方法
類固醇很多時會混合其它成分使用,例如加入尿素 (Urea) 或者水陽酸 (Salicylic acid) 的複合配方會增加類固醇的吸收,適合於皮膚較厚或已變厚的皮膚炎;加入抗生素時會更適合帶有細菌感染的皮膚炎;與抗癬成分一起使用可幫助消除皮膚癬的痕癢;更有些配方會同時混合抗生素和抗癬成分,以便涵蓋更大的問題範圍,但這種藥膏有被胡亂濫用的情况。
類固醇大概可分為輕度、中度、强度和非常強度的級別,無論是醫生處方,抑或是在藥房購買,都應該留意成分,特別是注意藥名名稱的尾部,以下是一些常碰到的類固醇、抗生素和抗癬成份:
輕度- Hydrocortisone 0.5% - 1%
- Methylprednisolone acetate 0.25%
- Hydrocortisone butyrate 0.1%
- Fluocinolone acetonide 0.025%
- Fluticasone propionate 0.05%
-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0.025%
- Betamethasone valerate 0.1%
- 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0.1%
-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0.1%
- Clobetasol propionate 0.05%
- Halcinonide 0.1%
- Clioquinol
- Fusidic acid
- Gentamycin
- Neomycin
- Oxytetracycline
- Clotrimazole
- Econazole
- Miconazole
- Nystatin